發表文章

114上學期--第3週--環遊臺灣--臺灣的動植物

圖片
  *週次:114上學期第3 週 *時間:114/8/17-114/8/23 *對象:大班幼兒 *人數:15人 *活動目標: 1. 觀察臺灣特有動植物的外觀特徵。 2. 在過山洞遊戲中練習動作的協調性。 *教學準備: 播放器材、音樂、紙卡、筆、畫具、布條、剪刀、膠帶等工具。 *學習指標:   認 - 大 -1-2-1 觀察動植物的生長變化   身 - 大 -2-1-1 在合作遊戲的情境中練習動作的協調與敏捷     一、啟始活動: ‧詢問幼兒:「你經常看到哪些動植物?你知道哪些動植物只有臺灣才有嗎?」 鼓勵幼兒盡情發表,並從中糾正錯誤。 二、發展活動: (一) 請幼兒翻開讀本第 9 〜 12 頁,說明頁面中都是臺灣才有的動植物,並進行以下提問: 1. 請幼兒猜一猜圖中各是什麼動植物?(先讓幼兒猜,再補充說明) 2. 哪些是動物?哪些是植物? (二) 引導幼兒觀察頁面上各種動植物的身形外觀和特徵,如:臺灣黑熊的 V 形標誌等。 (三) 進行「過山洞」遊戲: 1. 請幼兒參考讀本,在紙卡上畫出自己喜歡的臺灣特有動物或植物,並剪下來。 2. 將動物或植物紙卡貼在布條上,然後綁在幼兒頭上,扮演該動物或植物角色。 3. 播放音樂,由兩位幼兒手拉手舉高,搭成山洞,其他幼兒排隊陸續過山洞。 4. 當音樂停止時,扮演山洞的幼兒放下手,被攔住的幼兒則須說出自己扮演的角色(如:臺灣藍鵲),並簡單介紹特徵。 5. 被攔住的幼兒介紹完後,替換一位搭山洞的幼兒,原來搭山洞的幼兒加入隊伍穿山洞。 6. 遊戲依上述方式重複進行。 三、綜合活動: ( 一) 告訴幼兒:讀本中的臺灣特有動植物中,屬於瀕臨絕種的種類,並解釋原因。 (二) 請幼兒分享對愛護動植物的想法或心得。 四、宣導事項: 1.      洗手要用香皂,並且練習洗手七步驟「內、外、夾、弓、大、立、腕。」 2.    我們到戶外活動,要排隊不推擠,才能玩得開心又安全喔! 3.    父母呼,應勿緩,父母命,行勿懶 。 五、大肌肉活動:

114上學期--第2週--環遊臺灣--臺灣了不起

圖片
  *週次:114上學期第2 週 *時間:114/8/10-114/8/16 *對象:大班幼兒 *人數:15人 *活動目標: 1. 參與臺灣之光人物討論。 2. 說出自己是某個臺灣之光人物遇到困難時的感覺和做法。 *教學準備: 臺灣之光的代表人物圖片、播放器材、壁報紙、麥克筆、 A4 圖畫紙、彩繪工具。 *學習指標:  語 - 大 -2-2-3 在團體互動情境中參與討論  語 - 大 -2-6-2 說出、畫出或演出自己是敘事文本中的某個角色會有哪些感覺與行動 一、啟始活動: ‧展示臺灣之光的代表人物圖片,簡單說明這些人有名的原因,如:在哪一個領域很專精,或做了什麼令人感動的事情等。 二、發展活動: (一) 播放光碟「臺灣了不起」動畫,讓幼兒觀賞。 (二) 請幼兒翻開讀本第 1 〜 6 頁,引導幼兒認識臺灣之光代表人物的事蹟和值得學習的地方。 (三) 和幼兒討論頁面中介紹的人物分別遇到什麼困難?最後是怎麼面對和解決的呢? (四) 進行「如果我是……」活動: 1. 請幼兒說一說:「如果我是 ™™™ ,遇到困難時(如:麵包口味不好吃,我會覺得……(如:難過、傷心、生氣),我會……(如:放棄或繼續挑戰,尋求其他人幫助等),將每位幼兒發表的想法記錄下來。 2. 請幼兒先假想角色,協助幼兒清楚描述自己可能會遇到的困難、遇到困難時的心情感受,以及解決困難的方法。 3. 待幼兒發表完後,和幼兒一一討論每個人的想法和做法。 (五) 說明每個人都會有遇到困難的時候,雖然是一樣的困難,但每個人的感受都不同。 (六) 向幼兒說明:只要一直練習,就能讓自己更進步,鼓勵幼兒面對困難時,勇敢接受挑戰。 (七) 發下 A4 圖畫紙,摺成「八頁小書」,請幼兒依照上述發表內容畫出來,完成一本「如果我是……」小書。 三、綜合活動: (一) 將完成的小書擺放在展示櫃上,讓大家欣賞。 (二) 發下主題別冊學習單「臺灣之光」,引導幼兒完成。 四、宣導事項: 1.      洗手要用香皂,並且練習洗手七步驟「內、外、夾、弓、大、立、腕。」 2.    我們到戶外活動,要排隊不推擠,才能玩得開心又安全喔! 3.    排隊請依照自己的號...

113下學期--第24週--紙箱變變變--紙箱彈珠臺

圖片
   *週次:113下學期第24 週 *時間:114/7/13-114/7/19 *對象:大班幼兒 *人數:13人 *活動目標: 1. 運用素材與工具的特性進行彈珠臺創作。 2. 適時調整自己的想法與行動,完成彈珠臺的製作。 *教學準備: 彈珠臺、紙盒、瓦楞紙卡、標籤紙、瓶蓋、吸管、剪刀、白膠、膠帶。 *學習指標:   美 - 大 - 2-2-1 運用各種視覺藝術素材與工具的特性,進行創作 社 - 大 - 2-1-3 適時調整自己的想法與行動,嘗試完成規畫的目標 一、啟始活動: ‧ 拿出事先完成的彈珠臺,吸引幼兒注意,請幼兒分享玩彈珠臺的經驗,並邀請幼兒試玩。 二、發展活動: (一) 翻開主題讀本第 33 ~ 34 頁,說明製作步驟和玩法。(可提供其他部落格的彈珠臺設計讓幼兒參考,刺激想法。) (二) 進行彈珠臺創作時,請幼兒利用美勞區素材或是工具的特性,為彈珠臺進行裝飾,如:利用竹筷、硬吸管或紙捲等堅固素材,當作障礙物。可視幼兒的情形,決定是否全班或分組創作一組彈珠臺。 (三) 討論要設計的創意彈珠臺,包括可行的做法和玩法,將討論過程記錄在白紙上。 (四) 大家一起票選可行的方案後開始進行創作,在創作時若與同伴意見不合,請幼兒想想看解決方法,調整自己的想法與行動,和同伴一起完成彈珠臺的製作。 三、綜合活動: (一) 活動結束後,帶領幼兒一同整理環境;請幼兒分享作品並示範玩法。 (二) 讓幼兒和同伴交換彈珠臺玩,了解自己的設計方式和同伴的不同之處。 四、省思: 1.  幼兒會自己動手做出彈珠臺,很棒喔! 2.  完成彈珠臺會動手玩玩看,並且計算出分數,讚喔! 五、宣導事項: 1.      洗手要用香皂,並且練習洗手七步驟「內、外、夾、弓、大、立、腕。」 2.    我們到戶外活動,要排隊不推擠,才能玩得開心又安全喔! 3.    看故事書的時候,書本要慢慢翻閱,故事書才不容易壞喔! 六、大肌肉活動: